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80 蘋果版本:8.7.8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關于農業(yè)企業(yè)IPO的常見問題解答

來源: 正保會計網校 編輯:宋艷虹 2021/04/30 16:39:34  字體:

選課中心

實務會員買一送一

選課中心

資料專區(qū)

需要的都在這里

資料專區(qū)

課程試聽

搶先體驗

課程試聽

高薪就業(yè)

從零基礎到經理

高薪就業(yè)

關于農業(yè)企業(yè)IPO的常見問題都有哪些呢?一定有你關注的,快來看一下吧!

關于農業(yè)企業(yè)IPO的常見問題解答

1、我公司是種植水果的農業(yè)企業(yè),前期建設期間土地租賃費用該計入哪個科目呢?

答:可以先通過長期待攤費用過渡,根據年限和使用部門計入:“管理費用—土地租賃費攤銷”或“制造費用—土地租賃費攤銷”。

2、租賃的耕地土地整理項目中,平整了土地的推土機的機械租賃費賬務上應該怎么處理呢?是直接進成本,還是進待攤費用呢?

答: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租賃費攤銷“。

3、園林公司單獨核算項目的具體應該怎么做,比如我司購進了一批花卉用于某個項目的綠化工程,我們又將自產苗木銷售給另一家公司。而且還與銷售給苗木的這家公司又簽訂了一個勞務合同。這三筆業(yè)務應該怎么核算才能算是單獨核算。

答:按照經濟業(yè)務分為購進花卉和自產苗木銷售2個部分,購進花卉是免稅發(fā)票可以抵扣9%的進項稅,如果是自己有簽訂勞務合同做工程就不免稅了。

4、購進免稅農產品抵扣進項稅的分錄怎么寫?

答:購進免稅農產品,如果您的企業(yè)也是農業(yè)免稅企業(yè),對于進項稅額應該直接計入采購成本(即計入到原材料科目);如果您公司是非免稅企業(yè)就要進行進項稅抵扣,(如果是可以抵扣的項目)按照9%稅率抵扣。

5、我公司有茶園,工人采摘茶青回公司后,經過加熱等工序,生產成茶成品,即市面上的茶葉,這樣銷售是否免增值稅和所得稅?

答:首先您公司的情況是符合增值稅免稅情況的(自產的農產品),農業(yè)企業(yè)自產農產品免增值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五條下列項目免征增值稅:(一)農業(yè)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

其次,您公司的產品是屬于茶葉的種植及基本的加工,減半征收企業(yè)所得稅。(二)企業(yè)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減半征收企業(yè)所得稅:1、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您需要確認的是茶葉加工是不是簡單包裝,如果有其他的精包裝,屬于工業(yè)加工性質了,就不免稅了。

6、精制茶、毛茶,增值稅、所得稅如何征收?

答:通過對茶樹上采摘下來的鮮葉和嫩芽進行殺青(萎凋、搖青)、揉捻、發(fā)酵、烘干、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制成的初制毛茶。精制茶、邊銷茶、緊壓茶和摻兌各種藥物的茶及茶飲料不屬于初加工范圍。

項目

茶園

初制加工廠

精制加工廠

產品

茶青

毛茶

精制茶

增值稅

自種自產,免征增值稅

以自產茶青,進行初加工,生產毛茶,免征增值稅

無論自產原料,還是外購原料,精制茶銷售征收13%增值稅

所得稅

減半征收所得稅

自產或外購茶青,進行初加工,生產毛茶,免征所得稅

無論自產原料,還是外購原料,全額征收所得稅

7、給農民工支付地租,他們沒有收據要怎樣處理?

答:合同,身份證復印件,收款人手印,聯系電話。

8、自產自銷的農業(yè)企業(yè),在果樹定型之前的施肥除草等費用,是不是先進生產成本,然后再連同最初購進幼苗的初始計量的費用一起轉入生產性生物資產這個科目?

答:最初購買幼苗的初始成本購入時就應該計入生物資產科目。

9、農業(yè)用地上賠償農民的自建房賠償款如何處理?農民沒有發(fā)票也沒有產權?

答:有協議,合同,付款證明,聯系方式等。

10、農業(yè)公司買的種子我入賬到“原材料”科目,領取種子我從“原材料”轉出,按照種子的類別直接計入到“消耗性生物資產”里,可以嗎?

答:可以的。

11、農民合作社給農民的盈余返還款,農民收到后要不要交個稅?

答:不用交個稅。

學習1500+實操課&在線答疑&大咖直播&100份資料&多行業(yè)實訓軟件,點擊課程>>實務暢學卡(年卡Plus會員-2年)

推薦文章

農業(yè)企業(yè)的成本核算

農業(yè)企業(yè)的會計核算

農業(yè)企業(yè)特有會計科目介紹

學員討論(0

實務學習指南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关闭

Copyright © 2000 - 2025 jnjuyue.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