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理財的一個重要原則是要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資工具。近期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股市震蕩讓居民投資股市的意愿不斷降低。對于絕大多數風險承受能力不高的普通投資者而言,如果購買的理財產品無法獲得最高預期收益率,還要經受市場波動導致的心理緊張,還不如買些省心、放心的收益率稍低但有保障的理財產品。面對動蕩的金融環(huán)境尤其是股票市場,固定收益產品逐漸顯示出保本獲利的優(yōu)越性。
一、固定收益產品的種類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固定收益產品層出不窮,其動因主要有:①回避風險增加收益。主要是回避利率和匯率風險,增加駕馭經濟不穩(wěn)定性和控制風險的手段,滿足融資者需求,同時獲取超額收益。②規(guī)避制度管制。通常,較寬松的制度管制和較少的制度保護會促進技術提高,加劇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進而迫使那些改善服務、降低成本的創(chuàng)新產生,并且管制放松還可使創(chuàng)新者更容易地進入這一市場;反之,較嚴格的制度管理可能導致規(guī)避制度管制的創(chuàng)新產生。③降低稅負。一般而言,如果一些機構或交易承擔的稅負高于其他的機構或交易,那么就會有強烈的動機來重新安排這些承擔高稅負的交易,以使它們承擔較低的稅負。例如,如果資本利得比其他形式的收益能享受較輕的稅負,那么就有動力進行創(chuàng)新,即如何把股息或者利息支付轉換成資本利得;同樣,如果利息支付可以作為公司繳稅的可抵扣部分,而股息支付則不能,創(chuàng)新就會集中在如何把后者轉換為前者。
在固定收益產品中,固定收益證券占據了很大比例。固定收益證券的種類很多,我國現有的固定收益證券品種可大致分為四類:①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和有擔保的企業(yè)債,收益是債券持有期利息收入、市場利率下行導致的價格上升和較強變現能力蘊含的盈利;②無擔保企業(yè)債,包括短期融資券和普通無擔保企業(yè)債,收益來自企業(yè)債持有期利息收入、市場利率的下行和信用利差的縮減導致的價格上升;③混合融資證券,包括可轉換債券和分離型可轉換債券,收益來自標的證券價格變動導致的價格上升和派息標的證券價格波動;④結構化產品,包括信貸證券化、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和不良貸款證券化,收益有持有期利息收入和市場利率下行導致的價格上升。
二、固定收益產品的風險表現
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固定收益產品并非完全沒有風險,其風險主要表現為:①政策風險。包括因國家宏觀政策(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行業(yè)政策、地區(qū)發(fā)展政策等)發(fā)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波動而產生的風險;政策變動引發(fā)的經濟周期風險,即隨著經濟運行的周期性變化,市場的收益水平也呈周期性變化,直接影響到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②信用風險。主要指發(fā)行機構的違約風險,例如債務人經營不善,資不抵債,債權人可能會損失大部分投資。但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和有擔保的企業(yè)債等固定收益證券的信用風險可以忽略。而無擔保企業(yè)債、信貸證券化、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和不良貸款證券化等隨發(fā)行主體不同都會有或多或少的信用風險。③利率風險。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率一般會略高于同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并以此來吸引投資者。但在物價上漲比較劇烈的情況下,貨幣管理當局隨時會采取加息手段來解決利率倒掛問題,固定收益證券產品的價格也會因此下降。④流動性風險。固定收益產品通常承諾到期保證本金與收益,部分產品允許投資者在持有期內的特定時間提前終止,除此之外,投資者如果急需用錢,一般要支付數量不等的違約金。因此,投資者在做出產品投資之前首先要考慮產品的投資期限和金額是否符合自己目前或未來一段時間內在資金流動性方面的要求。其次,適當考慮理財產品本身是否規(guī)定了客戶的提前終止權利、產品是否允許質押貸款等關于流動性的補充規(guī)定。
三、固定收益產品的理財策略
1、密切關注宏觀形勢。近兩三年來國家經濟增長高位運行,但隨之通貨膨脹率也不斷上升。為抑制通貨膨脹,緊縮銀根勢在必行,其中關鍵手段就是提高利率。此時可投資一些短期兌現性強的固定收益品種,以便及時回籠資金規(guī)避利率風險。另外還需要重點關注匯率環(huán)境,人民幣匯率的小幅穩(wěn)步上升是大勢所趨,受人民幣升值影響較大的金融、房地產、依賴進口型等行業(yè)的證券普遍受惠, 選擇固定收益產品時應向上述行業(yè)靠攏。
2、選擇權威發(fā)行機構。在固定收益產品的運作過程中,發(fā)行人的知識、技能、經驗等主觀因素會影響其對經濟形勢、證券價格走勢等相關信息的判斷,從而影響投資工具的收益水平;相關當事人在各業(yè)務環(huán)節(jié)操作過程中,因內部控制存在缺陷或人為因素造成操作失誤或違反操作規(guī)程等也會引致投資工具的損失風險,例如越權違規(guī)交易、會計部門欺詐、交易錯誤、IT系統故障等。因此,投資者要盡量選擇專業(yè)技術能力強的權威發(fā)行機構,同時考慮其相關的配套服務是否齊全,比如發(fā)行機構能否同時提供黃金理財、外匯理財服務等。在理財品種的選擇上,直觀的收益率高低比較是判斷固定收益產品的主要依據。
3、定期盤點理財計劃。實施投資理財后,投資者至少每半年要全面盤點和清查一次,以便根據宏觀形勢和自身實際狀況做出相應調整;還要注意收益率和時間的匹配,不能用長期的理財方式來實現短期的理財目標,也不能用短期的理財手段去完成長期的理財任務。另外,在宏觀金融形勢動蕩的環(huán)境下,必須拒絕杠桿操作,即向金融機構或個人融資而擴大投資規(guī)模以增加投資收益的做法,這不僅要隨時承擔銀根緊縮帶來的經濟減緩損失風險,而且還會因為可能上升的利率使資金成本大大提高,收益大打折扣。大部分破產者或負凈資產者都是由于杠桿操作造成的。筆者認為,當前已進入加息周期,適宜選擇投資中短期的固定收益理財品種,謹慎投資長期固定收益品種。因為加息除了會導致股市下行外,對債券市場的影響也很大,對長期固定收益?zhèn)挠绊憚t更大。
4、盡量投資多個品種。分散化投資是理財的一條黃金定律,對固定收益產品也不例外。固定收益產品除了上述介紹的固定收益證券以外,還有幾個與居民相關的常見品種:①固定收益類基金。國外固定收益類基金獲得收益的來源主要有:一是承擔利率風險,如持有期拉長或縮短獲取的收益;二是承擔信用風險,獲得信用利差,從而得到額外收益;三是做貨幣配置,承擔匯率風險,獲得超額收益。過去國內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來源只有利息,一旦利率下跌至最低點,債券基金收益就很難獲得可持續(xù)的較高收益;現在可以通過承擔信用風險,獲取信用利差變化帶來的超額收益。②固定收益型外匯理財產品。其收益率是固定的,投資者在初始選擇期可以較為明確地知道自己未來的收益情況,因此比較適合一些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心匯市變化的投資者。另外,由于投資外匯有較高的專業(yè)性要求,這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具有一定難度,所以固定收益型外匯理財產品的出現給居民提供了一個比較省心的投資品種。③保險產品。這是境外較為流行的固定收益產品,其特點是投資期限較長、起點低、收益相當穩(wěn)定。從資本市場角度看,境內外機構投資者歷來把升息看成是對壽險公司積極的、正面的信號。因為加息有利于公司提升投資回報率,有利于公司分享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利益,有利于優(yōu)化公司業(yè)務結構,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內含價值增長的潛力。許多壽險、意外及投資險就是固定收益產品,投保人只要按期交納保費,即可在約定的時間內獲得固定收益。但短期意外險、健康險、定期壽險等純保障性產品,基本不受利率調整的影響,投資者可根據需要靈活選擇。
Copyright © 2000 - jnjuyue.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