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知識經濟浪潮對我國經濟領域的沖擊,尤其是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不斷發(fā)展,審計將面臨新的挑戰(zhàn)。
挑戰(zhàn)之一:對審計技術的挑戰(zhàn)
隨著知識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這種變化對傳統的審計技術也將產生諸多影響。
1.被審計單位工作環(huán)境變化產生的影響。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是以計算機為工具對會計數據進行處理的系統,與手工會計系統相比,在會計數據處理流程和方式、內部控制和組織機構設置等方面都表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在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中,硬件是基石,軟件則是人機聯系的紐帶。硬件設備的選擇直接影響到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軟件質量的好壞則直接影響會計數據的正確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那么,被審計單位的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怎樣依賴硬件和軟件的系統控制,如何保證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安全、可靠、穩(wěn)定等,必將對傳統審計產生影響。
2.審計線索變化產生的影響。實行會計電算化后,會計數據的存儲介質和形式、會計數據的生成和傳遞方式都發(fā)生了變化,審計人員很難甚至根本無法通過肉眼跟蹤會計業(yè)務的處理,也無法用傳統的方法考查會計檔案數據的安全性、有效性、完整性和準確性。因此,這種變化必將影響審計技術。
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中的審計線索主要以兩種方式存在:一種是肉眼看得見的審計線索,如輸入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等原始文件,打印出的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另一種是肉眼看不見的審計線索,如存儲在軟盤或硬盤上的會計數據庫資料等。這兩種審計線索相互交叉,相互補充,共同構成會計系統的數據庫。為了更有效地審計計算機會計系統,在系統設計和開發(fā)過程中必須提出審計要求,系統的各種數據文件都應留下審計線索,除應保證會計數據文件的打印輸出外,還應將會計數據文件以可審計的形式進行存儲保留。審計人員可利用計算機方便地獲取被審計單位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中的數據文件,通過必要的數據轉換,使其成為審計人員可識別的數據文件形式,再進行各種數據的重新組合和處理,以達到審計目的。
3.內部控制變化產生的影響。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比手工會計系統復雜得多,它必須具備強大的排錯和抗干擾的自我保護功能,而這種功能應由內部控制予以保證。實行會計電算化后,內部控制的重點由會計人員和會計業(yè)務部門轉移到電子數據處理部門,財會人員對交易活動的直接監(jiān)督減少了,原內部控制體系難以適應這一變化。計算機數據處理的集中性、連貫性,使大部分職權分割的控制作用近于消失,數據庫存儲載體的改變及其共享程度的提高,又使會計中的賬簿控制體系失去作用。在此情況下,內部控制不僅要加強,而且要采用新的方式。內部控制按實施環(huán)境可分為一般控制和應用控制。一般控制是普遍適用于計算機數據自理的控制,包括組織控制、計劃控制、文檔控制、硬件控制、軟件維護控制、軟件質量控制等。應用控制則是在運用計算機進行會計數據處理過程中所實施的內部控制,包括輸入控制、自理控制及輸出控制。一般控制及應用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數據處理的準確性、及時性與完整性。這樣,內部控制的變化必將對傳統審計技術提出新的挑戰(zhàn),與此同時也對審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挑戰(zhàn)。
挑戰(zhàn)之二:對審計人員素質的挑戰(zhàn)
知識經濟浪潮將計算機信息系統在會計方面的運用推向縱深的同時,亦對審計從業(yè)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戰(zhàn)。
1.信息技術對報告主體的挑戰(zhàn)。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和非盈利組織需要收集和監(jiān)控有關數據。這樣,作為審計人員就必須關注一系列與審計目的相關的信息流。
附圖
按圖中箭頭所指方向,可將其所表示的信息流分為三種:①流向外部的信息,如報告主體往外指向的箭頭示所;②流向內部的信息,如指向報告主體的箭頭所示;③穿越信息,如雙線雙向箭頭所示。
由圖可以看出,供應商、報告主體和客戶之間的這種聯系,經過一系列的企業(yè)關系,通過擴充的電子數據交換而四通八達,從而使整個企業(yè)關系鏈給有關方面帶來效益。
要使審計人員運用信息及信息技術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毫無疑問需要提高審計從業(yè)人員對各種信息的分析和處理能力,從而為外界提供真實、正確、完整、有效的經濟信息。
2.內部控制對審計人員素質的挑戰(zhàn)。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在改變傳統的會計信息處理方式的同時,已建立起新的崗位責任制和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如崗位可分為系統管理員、操作員、憑證審核員、系統維護員等,會計軟件增加了安全可靠性措施。但這并不意味著審計人員可以降低工作難度,降低對自身素質的要求。面對會計電算化的高速發(fā)展,我國大部分審計人員對其并不太熟悉,加之計算機犯罪也呈上升趨勢,因此,很多問題不易發(fā)現,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具備傳統審計技能,還要具備豐富的計算機軟、硬件知識,如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程序設計、系統測試等知識,還要能制定相應的審計程序,運用計算機進行審計。
挑戰(zhàn)之三:對審計準則的挑戰(zhàn)
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中,由于審計對象、審計線索、審計技術等方面發(fā)生了變化,應建立與新情況相適應的審計準則。美、日、英等國都制定了有關計算機審計的審計準則。國際審計準則中,對此也有專門的條款,詳細說明了計算機審計的范圍、目標、程序、技術及方法。我國的《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中也有涉及到計算機輔助審計的內容,但針對日益發(fā)展的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及隨之而出現的一系列新的問題,審計準則中尚存在許多空白。
知識經濟作為世界經濟發(fā)展的潮流將對經濟發(fā)展產生革命性的影響。新知識、新技術、新思維和新概念將沖擊傳統的一切,以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我們應認清形勢,更多地了解知識經濟的產生、發(fā)展過程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對審計職業(yè)的影響,順應潮流,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