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整理:本報記者涂艷
嘉賓: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
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從1981年征收以來,起征點先后從800元漲到1600元,直到至今的2000元整。
而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居民消費品物價指數(shù)飆漲,即使是2000元的起征點讓許多工薪一族頗感壓力。隨著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激烈討論,我們或許會對個稅起征點的配套制度如何調整對自己更加有利甚為感興趣,近日,我們就請專家和我們一起討論。
主持人:您覺得提高個稅起征點是在替富人說話還是替窮人考慮?
劉桓:我個人認為,提高起征點是在替收入處于中等以下水平的人考慮。因為非常富有的人主要不是靠工資收入,而是靠工資以外的其他收入生活,所以起征點的提高與較為富裕的人的稅賦關系不大,他們與我們探討的起征點等等問題關系也不大。而在我國,最有錢的人不是工薪階層,而個人所得稅的現(xiàn)狀是,有許多項目是不納稅的,如炒股票的資本利得,還有一些如稿酬所得的項目是低稅的。所以一個人的收入越是多元化,他的稅收負擔就越低,因此我們這些工薪階層的百姓就更應該關注個稅調整問題,提高自己合理避稅的意識。
游客3175:今年3月起征點剛剛提到2000元,您覺得可能這么快又將起點往上提嗎?不會影響法律的連續(xù)性和嚴肅性嗎?
劉桓: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去年以來物價上漲較快的現(xiàn)象已經被中央有關部門高度重視,7月份人大財經委員會的分析報告也對個人所得稅應提高起征點的問題提出的非常明確。而頻繁修改稅法確實不好,所以我們這次探討問題應當跳出簡單的議論起征點究竟是2000元合適還是2500元合適這一個框子,而應當研究一下制定起征點的科學方法,例如,我們能不能夠引入個人贍養(yǎng)人口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辦法;再如,能不能將起征點與物價指數(shù)有機掛鉤等等。
主持人:有人建議將起征點與CPI掛鉤,您怎么看?
劉桓:將個稅起征點與CPI掛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這個問題:首先,每個年度公布的CPI應當成為我們調整起征點的重要依據(jù),例如,以2000元為標準,CPI指數(shù)每提高1個百分點,起征點也可以提高2000元的1%,即20元,這樣就使得物價上漲水平與個人稅收負擔的起征點之間掛起鉤來;其次,應當允許不同的地區(qū)采取不同的掛鉤方法的形式,實行差別化待遇。
游客3236:按照地區(qū)劃分起征點主要是發(fā)達地區(qū)的要求吧,有普遍適用價值嗎?如果出現(xiàn)像高考移民一樣的現(xiàn)象怎么辦?
劉桓:按地區(qū)劃分起征點不僅僅是基于區(qū)域的考慮,整體來講,起征點的作用是滿足納稅人基本生活費用不用交稅的要求,這個問題與各地方的物價水平有關。當然目前就全國而言,東部地區(qū)工資收入較高,但其生活費用也很高,所以人們在考慮工作地點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工資收入,也要考慮生活費用及物價水平等因素。總之,這是一個需要統(tǒng)籌兼顧的問題。類似高考移民的現(xiàn)象不可能大規(guī)模發(fā)生,我相信會瑕不掩瑜。
主持人:引入個人贍養(yǎng)人口的因素是否等同于以家庭為個稅納稅主體?這樣劃分對我們有利嗎?
劉桓:根據(jù)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經驗,個人所得稅的個性化征收管理,首先需要納稅人自行申報納稅,比如可以單個納稅,也可以夫妻合并報稅。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方法,都要由稅務機關根據(jù)其收入及贍養(yǎng)人口的具體情況做出實事求是的生活費用扣除。一般而言,夫妻合并報稅,其扣除標準較高,而單個個體申報的話起征點較低。另外,還可以考慮家庭成員的情況,例如,子女是已經就業(yè)還是在接受教育,這兩種不同情況給家庭造成的經濟負擔是不同的,因此扣除也要考慮這個問題。當然,以不同的標準來劃分扣除標準很人性化,當然會對大部分人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