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12月30日宣布,經國務院批準,將從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對小麥、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糧及其制粉產品征收5%至25%不等的出口暫定關稅。
這是繼2007年12月20日起取消小麥、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84類原糧及制粉產品的出口退稅后,中國政府再次通過稅收杠桿抑制近期增長過快的糧食出口,引導糧食向國內供給,以平抑其價格上揚。
此次開征出口暫定關稅的產品共涉及57類小麥、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糧及其制粉產品,其中麥類和麥類制粉出口暫定稅率分別為20%、25%,玉米、稻谷、大米、大豆出口暫定稅率為5%,玉米制粉、大米制粉、大豆制粉出口暫定稅率為10%。
近段時間來,受國際糧價不斷攀升影響,國內外原糧及其制粉價格存在較大價差,從而帶動了中國小麥等原糧及其制粉產品出口的快速增長。而糧食出口的猛增從根本上推動了國內糧價上漲的預期,并使糧價上漲成為當前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
最新海關統(tǒng)計顯示,2007年1月至11月,中國小麥和玉米的出口量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06.51%和85.3%,大豆的出口量同比增長24%。
這些數(shù)字引起了政府和學界的擔憂。在日前宣布取消小麥等原糧及其制粉產品出口退稅之際,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曾表示,調整部分原糧及其制粉產品的出口關稅是為了確保國內糧食供應,穩(wěn)定目前糧食價格水平,緩解貿易順差。
對此,國務院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程國強認為,這一做法將有助于“防止國際糧價高漲的風險通過出口環(huán)節(jié)被傳遞到國內,并且穩(wěn)定國內對糧價的預期”。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糧食生產的周期性使其價格水平近期難以逆轉,因此,通過減少出口增加國內糧食供給有望成為平抑物價上漲的一條新途徑。
如何正確認識當前全國農產品供給總體形勢?
“盡管主要農產品生產不斷增長,但當前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壓力大、矛盾多;長遠看,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壓力更大、矛盾更多!睂O政才表示,從需求看,雖然糧食總產恢復到10000億斤,但仍當年產不足需。隨著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明顯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人均消費標準不斷提高,糧食需求逐步增長,肉蛋奶、植物油、瓜果菜等需求快速增加。
農業(yè)部有關負責人就主要農產品生產供應形勢答記者問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繼續(xù)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堅持鞏固、完善、加強支農惠農政策,特別是針對部分農產品供應面臨的一些新情況,及時采取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生豬、油料生產和奶業(yè)發(fā)展,F(xiàn)在這些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如何,主要農產品生產形勢怎樣,能否滿足市場供應?就這些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農業(yè)部種植業(yè)管理司司長陳萌山、畜牧業(yè)司司長王智才。
為何五谷豐登,反而價格上升?
2007年的農業(yè)發(fā)展令人深思:一方面,今年糧食總產量預計超過1萬億斤,實現(xiàn)自1985年以來首次連續(xù)4年增產,而這是在2004年以來糧食連續(xù)3年累計增產1335億斤基礎的又一次大豐收。另一方面,豬肉、油料等農產品價格較大幅度上漲。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升6.5%,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17.6%,占漲價因素的87.7%.11月,我國糧食價格同比上漲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