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管理會計作為企業(yè)會計的內部管理系統,主要為企業(yè)內部管理服務,是通過利用財務、非財務信息,有機融合財務與業(yè)務活動,在單位預測、決策、規(guī)劃、控制和評價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動。本文以煤炭生產企業(yè)H煤業(yè)公司為案例,提出成本按性態(tài)分類的基本假設,運用“本-量-利”數量化模型對企業(yè)實際數據進行分析,采用降低成本、優(yōu)化產品結構、提高生產設備(資產)利用率等方式對企業(yè)進行試算平衡,提出處置洗選資產去杠桿、降成本,或選擇債務重組的方式去杠桿、降成本的建議,為管理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以此提升企業(yè)運行的效率,增加企業(yè)利潤空間。
一、分析工具的應用背景
(一)H煤業(yè)基本情況
H煤業(yè)系某集團公司控股子公司,煤種為氣煤和長焰煤。截至2017年底,礦井保有儲量19,975萬噸,可采儲量8,866萬噸。公司2011年2月28日開工建設, 2014年3月4日取得了山西省煤炭工業(yè)廳礦井兼并重組整合項目竣工驗收的批復。同期建設120萬噸/年洗煤廠一座,建設9.31公里煤炭外運公路一條。
(二)本案例分析工具的運用背景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給我國的經濟發(fā)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礙,由于市場需求在疫情期間持續(xù)低迷,以及因疫情防控的任務要求,導致煤炭生產及銷售大幅度下降,煤炭企業(yè)的經濟效益也是一降再降,促使從集團公司到下屬煤業(yè)公司更加關注管理會計的運用。
隨著我國“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管理會計在企業(yè)經營決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而管理會計工具是實現管理會計目的的具體手段,恰當的管理會計工具運用,可以從根本上了解成本及成本動因,進而采取相應措施管控成本,最終能夠達成加強企業(yè)營運管理,提高營運管理效率和質量,實現營運目標。
成本—數量—利潤分析(CVP),簡稱本量利分析,是研究企業(yè)成本、業(yè)務量和利潤之間關系的一種數學方法。該方法以數量化的模型:營業(yè)利潤 = 銷售收入 - 變動成本 - 固定成本 =(單價 - 單位變動成本)× 銷量 - 固定成本 清晰地表達了利潤、銷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這五個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使管理人員清晰地了解企業(yè)的獲利情況,從而幫助管理者在生產規(guī)模、產品結構和成本等方面做出合理的決策。
為積極應對全球疫情導致金融走勢大幅波動,經濟下行壓力持續(xù)增大的影響,集團公司抽選樣本單位,布置了測試任務并進行經營壓力測試。H煤業(yè)公司根據當前市場形勢,結合自身實際,分析市場供求關系和價格變化對企業(yè)經濟效益的影響程度,預測企業(yè)基本情況,保質保量的完成了工作任務,并取得了較好的分析結論,提出了較高質量的應對措施和改進意見。
二、H煤業(yè)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設及分析
基本的本量利分析模型是基于一定的假設條件,只有在假設條件成立的情況下,分析結果才具有普適性和通用性。
(一)成本按性態(tài)分類的假設
做好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性態(tài)分類工作,明確成本壓減方向。
1.成本費用項目的范圍。成本費用項目包含本企業(yè)當年發(fā)生的所有成本費用項目,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稅金及附加、營業(yè)外支出等。
2.按照本企業(yè)財務會計成本費用項目核算的科目明細,根據成本費用是否隨產量或銷量變化而變化,并參照集團公司下發(fā)的《成本性態(tài)分析表》,完成成本性態(tài)分析工作,將全部成本區(qū)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兩部分,有關的成本性態(tài)模型可以建立。
同時除卻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必不可少的稅費成本支出項目類別外,成本按性態(tài)分類為約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技術性變動成本、酌量性變動成本四類,結合集團文件指導分為剛性、可適度控制和可大力控制三種類型劃分,以便為降低成本提供依據和參考。
(二)相關范圍及線性假設
根據核定產能、生產部門預算及銷售部門與客戶合同簽訂情況,能夠確定在一年內,產量總是處于一定的范圍之內(即,年最高產量為300萬噸),在這個范圍內,產(銷)總是在保持成本水平和單價水平不變所能允許的范圍內變化的,于是固定成本總額的不變性和變動成本總額的正比例變動性都將存在,成本函數表現為y=a+bx;同時,在相關范圍內,單價也不因銷售量的變化而改變,使得銷售收入也表現為直線方程y=px。即在一定期間和一定業(yè)務量范圍內,成本與銷售收入分別表現為一條直線。
(三)產銷平衡和品種結構穩(wěn)定的假設
本案例企業(yè)只生產一種動力煤,品種結構單一穩(wěn)定。根據市場銷售部門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的情況以銷定產,故產銷平衡。這一假設使得在進行本量利分析時將“產量”與“銷量”合二為一,簡化了決策分析過程。
(四)變動成本法的假設
本案例企業(yè)嚴格按照會計核算的科目明細,并參照集團公司下發(fā)的《成本性態(tài)分析表》區(qū)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故產品成本是按變動成本計算的,即產品成本中只包括變動生產成本,而所有的固定成本(包括固定生產成本在內),均作為期間成本處理。此假設成立不僅能使成本與業(yè)務量之間的關系更為明晰,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業(yè)做出合理的管理決策。
(五)目標利潤假設
因為本案例企業(yè)為虧損企業(yè),本量利分析的目的是達到盈虧平衡,所以目標利潤為營業(yè)利潤=0的假設成立。
三、案例具體分析結論及建議
本案例本量利分析分為三級分析,測試表由集團公司提供參考指標,第二級和第三級的產銷量、售價條件均比一級分析更為苛刻,同時由于篇幅有限,只做一級分析。
(一)以本年1-5月份實際發(fā)生預測全年銷量和單價并進行分析
H煤業(yè)公司具備加工洗選精煤的生產能力,目前的生產安排為原煤生產總量的40%直接銷售,原煤生產總量的60%進入洗選工藝,洗出率平均為60%。
結論:
1.以本年預測數100萬噸/年產量的情況下,原煤生產部分虧損8,031.63萬元,洗精煤生產部分虧損12,321.41萬元,合計虧損20,353.04萬元。單獨測算,原煤生產部分盈虧平衡的試算平衡數為435萬噸/年;洗精煤生產部分盈虧平衡的試算平衡數為473萬噸/年。
2.以取大法總產量在473萬噸/年的情況下,原煤生產部分實現盈利929.32萬元,洗精煤生產部分實現盈利98.15萬元,合計盈利1,027.47萬元,不符合盈虧平衡預測思路,故應進行實際盈虧平衡數測算。
3.經過多次測算,只有在總產量達到456萬噸/年時,原煤生產部分實現盈利520.91萬元,洗精煤生產部分虧損467.89萬元,合計利潤額為53.02萬元,基本達到試算平衡。但是其設計最高產能為300萬噸/年,不可能實現。同時,隨著產量加大,超過最高產能相關范圍假設就不再成立,所以應該考慮增加產量、降低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來測算試算平衡數。
(二)以全年預測單價為基礎,采取增加產量、降低成本的方式進行分析
根據全年銷售大合同,預測全年平均單位售價可以基本保持。結合國家下半年增產保供政策及本企業(yè)建造時設計產能,H煤業(yè)預計增產后本年可達到200萬噸總產銷量。故以200萬噸/年總產銷量為基礎,與生產托管單位進行托管費用談判及其他成本部門協商溝通,在對成本支出明細深入研究探討的基礎上擬采取降低成本措施包括:
1.原煤,變動噸煤單位成本降低1.02元,主要為:材料費下降35.20萬元,單位成本下降0.44元;制造費用修理費下降23.20萬元,單位成本下降0.29元;管理費用其他下降23.20萬元,單位成本下降0.29元。
固定成本下降248萬元,主要為:制造費用其他下降50萬元,管理費用水電費下降30萬元,職工薪酬下降20萬元,財務費用下降48萬元,掘進費用下降100萬元。
2.洗精煤,變動噸煤單位成本降低2.10元,主要為:材料費下降59萬元,單位成本下降0.82元;洗煤廠電費下降18萬元,單位成本下降0.25元;制造費用修理費下降44萬元,單位成本下降0.62元;洗煤材料下降5.80萬元,單位成本下降0.08元;管理費用其他下降24萬元,單位成本下降0.33元。
固定成本下降312萬元,主要為:制造費用其他下降80萬元,管理費用水電費下降30萬元,職工薪酬下降30萬元,財務費用下降72萬元,掘進費用下降100萬元。
結論:
1.在增產達200萬噸/年、降低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后,原煤虧損5,299.63萬元,洗精煤虧損8,528.57萬元,合計虧損13,828.20萬元。測算得出原煤生產部分的盈虧平衡數為167萬噸,折合年總產量為418萬噸;洗精煤生產部分盈虧平衡數為163萬噸,折合年總產量為453萬噸。
2.以取大法總產量453萬噸/年的情況下,原煤生產部分實現盈利929.32萬元,洗精煤生產部分實現盈利86.69萬元,合計盈利1,016.01萬元,不符合盈虧平衡預測思路,故應進行實際盈虧平衡數測算。
3.在增產達到200萬噸/年的基礎上降低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后,H煤業(yè)試算平衡產量為437萬噸/年,原煤生產部分實現盈利490.75萬元,洗精煤生產部分虧損458.15萬元,合計盈利32.60萬元,符合盈虧試算平衡。但是437萬噸/年的產量已經超過今年預測增產后產量200萬噸/年,所以仍然無法實現。同時,隨著產量加大,超過300萬噸/年時相關范圍假設就不再成立,所以單純的依靠降低成本的方法無法達到試算平衡,必須考慮調整產品結構方式。
(三)以全年預測單價及增產后最大產量200萬噸為基礎降低成本并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方式進行分析
結論:
1.在產銷量達到最大200萬噸、降低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不斷加大(從40%——100%)原煤銷售量,原煤生產部分逐漸從虧損5,299.63萬元轉為盈利2,029.97萬元;同時減少洗精煤的生產量(從100%——0)導致洗精煤生產部分虧損額從8,528.57萬元增加到15,339.05萬元,這是因為洗精煤生產存在固定成本的原因。但是,兩部分生產合計虧損額從13,828.20萬元(40%出售,60%洗選)降低為虧損13,309.08萬元(100%出售,0洗選),總減虧額為519.12萬元。由此,可認為加大原煤直接出售比重,可以實現原煤生產部分盈利,結合縮小或停止洗精煤生產規(guī)模,可使虧損總額最小化。但是,洗精煤生產可以逐步減少直至停止,仍然不能到盈虧平衡,所以應結合降低固定成本中最大占比的財務費用進行試算平衡。
(四)以增產、降成本、降低洗精煤生產比例,結合降低(減除)財務費用進行分析
本公司的財務費用(利息)總額達到13,000萬元,其中:原煤生產分攤5,200萬元,洗精煤生產分攤7,800萬元,主要原因是籌備期過長,不能及時投產收回投資,導致借款本金不斷加大及相應的借款利息不斷增長所致,大額的財務費用(貸款利息)已經成為H煤業(yè)經營虧損的重要成本動因。
在變動成本、其他固定成本降低的基礎上,減除全部財務費用,即原煤生產共降低固定成本5,400萬元(含財務費用5,200萬元),洗精煤生產共降低固定成本8,040萬元(含財務費用7,800萬元),同時降低洗精煤生產比例的基礎上進行試算平衡。
結論:在變動成本、其他固定成本降低的基礎上,減除全部財務費用,同時增加原煤生產直接銷售部分(從40%——100%)盈利情況明細增長,降低洗精煤生產比例(從60%——0),也有減虧但效果并不顯著,這是由于洗煤生產其他固定成本存在的因素,盈虧合計公司整體仍然不能做到盈虧平衡。所以應在處置洗煤生產資產后,進行分析預測。
(五)以增產、降成本、處置洗煤生產資產,結合降低(減除)財務費用進行分析
注:經過測算,產量達到82萬噸/年并全部出售,即可實現盈利397.20萬元,故在此基礎上對產量81萬噸/年和80萬噸/年進行測算,說明盈虧平衡數介于81萬噸和82萬噸之間,并與不減除財務費用時產量為80萬噸(即80萬噸/年產量測算中固定成本包括全部財務費用13,000萬元)進行對比。
結論:在增產達到最大產量200萬噸,降低各類變動成本、其他固定成本、減除全部財務費用、處置洗選資產后,本案例企業(yè)可以實現7,181.97萬元的營業(yè)利潤額。同時,經過測試,該企業(yè)的盈虧平衡點最低為82萬噸,基于該企業(yè)生產經營現狀,會非常容易達到,足可以扭虧為盈。
通過H煤業(yè)的分析結論,提出如下建議:
首先,處置洗選資產去杠桿、降成本。H煤業(yè)洗選生產是虧損環(huán)節(jié),且依據其最新財務報告中洗選生產資產的賬面價值,處置該部分資產,可以獲得較大現金流入量,在清償全部(或部分)財務費用及本金,減除本企業(yè)的財務負擔后,還可獲得剩余的較大的現金存量。
其次,選擇債務重組的方式去杠桿、降成本。一是選擇以貨幣資產清償債務,但會導致企業(yè)的現金大量流出企業(yè),造成資金短缺,從而帶來更大的經營困難;二是選擇以存貨資產抵償債務,雖然沒有現實的現金流出,但間接上會剪斷貨幣資產的循環(huán),最終缺乏補充再生產的資金,也會使得企業(yè)經營陷入困境,當然,本案例企業(yè)也不具備足額的流動資產用以清償;三是選擇以非流動資產抵償債務,因為洗煤生產資產體系完整容易轉讓,所以最好的選擇應該是以洗煤生產資產抵償,相當于第一部分建議中的處置,收效甚好;四是可以選擇債轉股的方式進行債務重組,將大額的財務費用以及對應的本金轉為股本,對債權人來說,可以降低不良資產及相應的壞賬風險,在經營改善的情況下,還可以獲得比利息更高的股利和股權升值回報;對債務人來講,可以減少或減除生生不息的利息償付壓力,促進資本債務結構的改善,將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改善、優(yōu)化生產經營等方面。
本量利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通過數字化、圖形化模型來揭示成本、銷售、利潤等變量之間的內在規(guī)律性,提升會計預測及服務決策能力。
相關課程入口鏈接>>>詳情請戳
Copyright © 2000 - jnjuyue.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