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摘要]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核心內容,全面提高審計質量,既有利于規(guī)范企業(yè)的會計行為,不斷提高其財務信息質量,同時也能更好的發(fā)揮審計的監(jiān)督作用,推動審計事業(yè)不斷向前發(fā)展。文章分析了企業(yè)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提高企業(yè)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對策,即從控制組織、控制人員、控制手段及控制過程等四個方面構建保障機制。
[關鍵詞]內部審計;審計質量;控制體系
我國的審計監(jiān)督制度是伴隨改革開放、發(fā)展經濟的需要而產生,并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不斷發(fā)展的。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關系到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審計事業(yè)的興亡,因此,搞好審計質量控制,是提高審計工作水平的首要任務。內部審計(以下簡稱“內審”)是現代企業(yè)自我監(jiān)督、自我約束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內在需要。
內部審計的關鍵工作是質量控制,該控制體系是指內審機構為實現審計目標,規(guī)范審計行為,明確審計責任,確保審計質量符合內審規(guī)范要求而建立和實施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總稱。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連續(xù)的過程,包括事前的調查、計劃,事中的實施,事后的報告、檢查等環(huán)節(jié)。
一、內審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企業(yè)內審質量監(jiān)督檢查發(fā)現,企業(yè)的內審質量控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ㄒ唬﹥葘彊C構設置不規(guī)范
獨立性是保證內審人員客觀、公正地從事內審活動的先決條件,是內審工作的基礎和靈魂,內審組織形式是獨立性的基本保障。但現行內審機構設置模式形式多樣,如有的內審機構設在企業(yè)辦公室;有的把內審機構和監(jiān)察部門合并在一起;有的未設立專職審計崗位,由其他崗位人員兼任;有的由一人兼任會計負責人和審計負責人;有的貌似設立了獨立內審機構或專職內審人員,但在工作上仍聽由原在職崗位部門領導安排等。上述內審機構設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內審的獨立性,無法保證內審業(yè)務工作的自主性和權威性,從而無法保證內審質量和規(guī)避審計風險。
(二)內審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1 知識結構不合理。檢查發(fā)現部分企業(yè)的現有內審人員多數只注重財務與審計知識的學習,但對現代管理知識、科技知識,綜合分析能力的把握還有較大差距。復合型人才少,普遍缺乏計算機審計技能,知識結構相對陳舊,因而應對復雜審計工作局面的能力較弱。
2 職業(yè)素養(yǎng)欠佳。在審計過程中,由于內審人員缺乏應有的職業(yè)道德品質,不能持謹慎、客觀的態(tài)度進行審計評價,對查出的問題往往不能堅持原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隨意性較大。
3 內審人員安排隨意性較大。調查發(fā)現企業(yè)在安排錄用內審人員時,考慮內審人員知識結構和勝任能力的較少,安排閑置人員較多,內審機構成為“老弱病閑差”職員的安置場所,如一個資產近十億元的大型國有企業(yè),只安排了三位審計人員,且都屬于年屆退休,健康狀況不佳的人員。
?。ㄈ﹥葘徺|量控制標準不明確
內審質量控制標準是內審質量的控制依據和內審業(yè)務的作業(yè)規(guī)范,是內審規(guī)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行的內審規(guī)范體系建設明顯地偏重于內審法律、內審準則和內審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建設,而忽視了內審質量控制標準的建設,結果是內審質量標準不明確,內審質量控制無章可循,各單位內審運行各行其是,質量狀況參差不齊。在審計方案編制中,對人員的組成缺乏科學的分配控制,使人員的經驗、知識結構與項目審計目標不相匹配,審計作用難以發(fā)揮。
?。ㄋ模﹥葘徺|量控制手段不全面
有效的內審質量控制手段應包括內審制度約束、內審督導復核、內審考核、內審責任追究等。但企業(yè)內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 質量控制制度建設比較薄弱,即使已經建立的某些制度也形同虛設。
2 未建立分級督導復核制,或督導復核具體職責內容不明確。
3 內審考核未能有效執(zhí)行,表現為:缺乏質量考核;考核內容不全面,偏重于事后結果的考核而忽略對內審過程的控制;考核主觀性太強,缺乏客觀公證性;考核不與獎懲相結合等。
4 內審責任追究不到位。有的根本沒有建立責任追究制度;有的責任追究形式化,沒有切實得到落實;有的責任主體不明確,責任劃分不清楚,使責任追究無法實施。
?。ㄎ澹﹥葘彿椒ū容^落后,內審人員理念未能及時轉變
內審方法模式仍以賬目基礎審計方法為主,風險觀念比較淡漠,較少考慮審計風險控制因素,更談不上風險基礎審計模式的運用;抽樣技術的運用更多地憑借內審人員的主觀判斷和經驗,統(tǒng)計抽樣技術的運用十分欠缺;缺乏對審計方法和經驗的總結和提煉,缺乏內審人員之間和內審機構之間的先進經驗交流;計算機審計在內審中還較少應用。
二、建立健全內審質量控制體系的對策
提高內審質量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應從每項基礎工作、每個審計項目和每個審計環(huán)節(jié)抓起,實施全面質量控制。
(一)健全有效的內審組織保障機制
就象美國針對安然、世通等一系列重大財務丑聞,先后出臺了《2002年公司與審計義務、責任及透明度法案》、《薩班斯-奧克斯萊法案》等一系列法規(guī)措施,其中都明確規(guī)定,企業(yè)必須成立審計委員會和獨立的內審機構,這為我國完善內審法規(guī)、建立健全內審組織機構起到了示范作用。
內審的成功運作,首先需要制度健全、運行有效的公司治理。為此,應從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合理設計經理激勵約束機制、實現董事長與總經理分離、明晰產權等方面強化公司治理。逐步實現由董事會、審計委員會或最高管理者領導,對其負責并報告工作,獨立于各職能部門,發(fā)揮其權威性。首先,在董事會下設立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主要由獨立董事組成,其中至少應有一名為財會方面的專家。它的職責是對總經理的職責和經營完成情況進行控制監(jiān)督,直接對董事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其次,在總經理層以下設立審計機構,主要是對總經理以下的各級職能管理部門及分公司、業(yè)務分部經理等的職責和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監(jiān)督管理,協(xié)助總經理進行日常的控制管理活動,對總經理負責并報告工作;最后,在各分公司設立審計工作組,負責監(jiān)督分公司的各項生產或管理活動,并配合上級審計機構進行各項審計活動。其中,審計委員會與經理層審計機構及各審計工作組之間都存在著業(yè)務上的指導關系,以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這種模式的建立能使審計的獨立性、權威性得到很大程度的保障,同時又與國際內審師協(xié)會的《內審實務準則》的要求相一致。當然,企業(yè)內審機構的設置模式并不一定要千篇一律,只要能保證內審職能的充分發(fā)揮和內審質量即可。
(二)建立內審質量控制的人員保障機制
全面提高內審人員綜合素質,加強內審隊伍建設。審計人員的素質包括學識、工作經驗、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道德,這些對審計工作的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要保證和提高審計質量,就要有一批合格的、勝任的、高素質的內審人員。加強內審隊伍建設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 建立職業(yè)準入制度和從業(yè)資格制度。對進入內審機構的人員要嚴格把關,要求從業(yè)人員取得和具有與其工作相適應的專業(yè)資格,確保內審人員達到履行其職責所需要的專業(yè)勝任能力。
2 建立內審人員職業(yè)教育和后續(xù)教育制度。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針對工作需要,系統(tǒng)地、有計劃地組織各層次的業(yè)務培訓。
3 建立內審人員待遇和晉升制度。由于對內審人員的要求和標準越來越高,就要制定政策保證內審人員待遇的提高不低于其他部門。晉升制度也要明確執(zhí)行,這樣才能保證內審隊伍的穩(wěn)定和不斷壯大發(fā)展。加強內審隊伍的建設,培養(yǎng)一批高素質的專業(yè)內審人才,是推動我國內審事業(yè)發(fā)展的當務之急。
?。ㄈ┙葘徺|量控制的手段保障機制
為了實現內審質量控制的日常監(jiān)督與定期監(jiān)督相結合,應做到:
1 充分發(fā)揮審計組長的督導作用。審計組長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內審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審計組長的能力與水平。審計組長除具備專業(yè)經驗和全面的業(yè)務能力,作好協(xié)調工作外,主要工作應該放在加強內審項目質量控制方面。
2 抓好三級復核制度的落實。所謂三級復核制度是指內審機構項目負責人、部門負責人和機構負責人對具體審計項目履行情況進行逐級審查的制度。各級復核人員應明確其具體復核內容和承擔責任,實現層層把關,級級負責,確保每一個審計項目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自始至終都處于適當層次的控制之中。實施三級復核應堅持“全面復核,突出重點”的原則,即在重點復核審計報告、審計意見和審計建議的同時,兼顧對審計方案的制定和執(zhí)行、審計事項的調查和取證、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審計程序的實施等方面的復核,努力做到復核的內容覆蓋審計項目的全部,不留盲區(qū)。
3 建立責任追究和獎懲制度。在實際工作中,對于既定的審計項目,如果質量檢查跟不上,或者查而不罰,或者處罰力度不夠,再完善的內審規(guī)范也會形同虛設。如此,不僅使該項目的質量控制失效,其他審計項目實施也會效仿,負面示范效應得以擴大,最終,內審質量低劣狀況成為普遍。因此,建立和完善內審質量責任追究制度是提高內審質量控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目的在于促使各級內審人員明確各自承擔的責任,強化質量控制的責任意識,有效地降低審計風險。并將審計質量的高低與內審人員的職務升降、獎金提成及相關業(yè)務技能培訓掛鉤,將獎懲制度落實在內審質量控制的實行工作中。
(四)建立健全內審質量控制的過程保障機制
審計是一個過程,同樣審計質量控制也是一個過程。因此要保證內審質量、不斷提高內審工作水平就必須從審前、審中、審后三個環(huán)節(jié),對審計項目實施全過程監(jiān)控。
1 審前控制:包括審計項目選擇控制和審計方案制定控制
審計項目選擇要重點放在:(1)領導關注、員工關心、社會重視、資金投入大的項目。(2)與當前中心工作相關而且容易成為熱點話題的項目。(3)選擇內審機構力所能及、能夠獲得被審單位接受、支持配合的項目;選擇工作改進空間較大,在增值性等方面有潛力的項目;選擇基礎數據和資料有保障的項目。
審計方案制定控制:應進行充分的審前調查,在摸清被審對象總體情況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確定審計范圍、審計內容、審計重點、審計目標、內審人員分工安排和審計時間等,并明確各級負責人對下級內審人員的監(jiān)督和指導責任;其次,應使所制定的審計方案全面具體、細化到位、便于操作,完整體現審計的全過程要求;最后,應明確規(guī)定審計方案調整的情況和審批要求,減少審計方案調整的隨意性。
2 審中控制:主要是工作底稿編制控制和審計技術方法的控制
從完整意義上講,審計工作底稿應記錄審計查出的問題和審計工作過程。審計查出問題的記錄主要記錄審計成果,它是編制審計報告、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的依據,需要被審計單位認可并簽字;而審計工作過程的記錄反映的是內審人員實施審計檢查的范圍和方法,它有助于檢查內審人員工作狀況,分清審計責任,防范審計風險,不需要被審計單位簽字認可。針對目前內審人員注重審計查出問題的記錄而忽視審計工作過程的記錄的情況和兩種記錄性質上的差異,比較恰當的作法是實行審計日記和審計底稿兩種文本格式,前者登記審計工作過程,按日記錄或按工作段落記錄;后者登記審計工作成果,按事記錄,后附原始材料或取證材料。
運用現代審計技術方法,防范和控制內部審計風險。其措施:(1)使用以制度基礎審計方法為核心,兼容抽樣審計法與詳細審計法的審計方法體系。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經濟組織業(yè)務的復雜化和內部管理的科學化,其內部控制越來越健全和有效,進而就更多地需要使用制度基礎審計方法。運用制度基礎審計確定重點,對審計重點采取詳細審計,增加審計證據數量,減少失誤和差錯;對非審計重點采取抽樣審計法,確定合理的樣本量,作出審計判斷和結論。這樣,克服了傳統(tǒng)的、單一的審計方法的缺點,推動和促進內部控制的建設和執(zhí)行,使審計主客體之間良性互動,達到既提高審計效率,又防范和控制內部審計風險的目的。
?。?)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進審計方法和手段。當前,要大力開發(fā)和應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方法,迅速提高內審人員計算機專業(yè)知識和技能,不斷開發(fā)設計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建立審計作業(yè)平臺。以審計方法的創(chuàng)新,來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內部審計風險。
3 審后控制:主要是審計報告編制復核和審計結論的執(zhí)行情況
審計報告是內審機構向組織領導報告審計項目結果的文件,是內審機構向被審單位下達審計結論的方式,是審計工作的最終成果,是審計質量的綜合體現,應對審計報告實施三級復核。重點復核:審計事實是否清楚;審計程序是否合適,是否實現審計目標;審計證據是否具有客觀性、相關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審計依據是否正確;審計評價意見是否恰當;審計建議是否利于改善組織的風險管理和增加組織價值;審計報告的結構是否完整、層次分明,用語是否規(guī)范。復核后,應做好復核標識,以便分清責任。并根據審計結果及審計建議、處理決定的執(zhí)行情況等對被審計單位進行信用評價并分類,分別建立起各自的信用檔案,實行分類管理,并作為今后內審工作的參考。
總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是一個體系,只有從組織、人員、手段和過程等方面實施全面控制,才能產生實質性的控制效果。
[參考文獻]
[1]鄭 力。在內部審計協(xié)會四屆四次理事會擴大會議上的講話[R],2004.
[2]陳漢文,張志毅。審計委員會與內部審計[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2,(1)。
[3]王立彥。美國的會計研究與公司治理[J].財務與會計,2001,(4)。
[4]?!?,黃京菁。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上一篇: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若干理論問題探討
Copyright © 2000 - jnjuyue.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