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80 蘋果版本:8.7.8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實務解析:上市公司政府補助會計處理

來源: 正保會計網校 編輯:張美好 2020/12/31 15:29:05  字體:

選課中心

實務會員買一送一

選課中心

資料專區(qū)

需要的都在這里

資料專區(qū)

課程試聽

搶先體驗

課程試聽

高薪就業(yè)

從零基礎到經理

高薪就業(yè)

現(xiàn)如今政府補助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業(yè)績的影響已經越來越顯著,因此,政府補助成為上市公司一項重要的關注點。本文將通過上市公司政府補助案例分析,來幫助大家掌握相應知識點。

980108_副本

【案例1】甲公司自2×10年開始,受政府委托進口醫(yī)藥類特種丙原料,再將丙原料銷售給國內生產企業(yè),加工出丁產品并由政府定價后銷售給最終用戶,由于國際市場上丙原料的價格上漲,而國內丁產品的價格保持不變,形成進銷價格倒掛的局面。2×14年之前,甲公司銷售給生產企業(yè)的丙原料以進口價格為基礎定價,國家財政彌補生產企業(yè)產生的進銷差價;2×14年以后,國家為規(guī)范管理,改為限定甲公司對生產企業(yè)的銷售價格,然后由國家財政彌補甲公司的進銷差價。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從政府獲得進銷差價彌補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案例分析】從公司的經營模式看,從國外進口丙材料,按照固定價格銷售給指定企業(yè),然后從政府獲取差價就是甲企業(yè)的日常經營方式。根據(jù)基本準則規(guī)定,符合收入的界定,應當確認營業(yè)收入。

【案例2】甲公司為上市公司,發(fā)生如下業(yè)務,請分別回答并說明理由:

要求1:(1)根據(jù)資料(1),甲公司將3000萬元扶持資金作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1)20×6年12月,與其所在地工業(yè)園管委會簽訂協(xié)議,實施異地搬遷擴建,甲公司將在該工業(yè)園建設新的廠房。協(xié)議約定:甲公司以150元/平方米的單價取得20萬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土地出讓金總額3000萬元。甲公司繳納全部土地出讓金后5個工作日內,管委會以“進園企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扶持資金”的形式向甲公司撥付3000萬元扶持資金。甲公司認為,在與管委會進行進園談判時,就提出了科技創(chuàng)新扶持資金的申請,但對方表示當?shù)孛媾R經濟落后、財政資金少等困難,希望在引入成功時再提供資金支持。因此,甲公司認為該資金并不是針對土地款進行的補償,應該作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案例分析】(1)正確。甲公司在申請補助時,是以科技創(chuàng)新扶持資金的名義提出的申請,按照協(xié)議約定,該資金并不是針對土地款進行的補償,也不是針對隨后的廠房建設,本例中沒有充分證據(jù)表明該資金屬于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按照會計準則規(guī)定,應當作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處理。

要求2:(2)根據(jù)資料(2),甲公司將政府補助判斷為與收益相關是否正確?

(2)20×5年甲公司所在地經濟發(fā)展局核準某節(jié)能技改項目總投資2.3億元,其中建設投資2億元,流動資金等其他投資0.3億元。根據(jù)國家發(fā)改委通知,甲公司技改項目作為重點節(jié)能工程示范項目,獲得“中央預算內投資”項下政府補助2000萬元并于當年全部收到。20×6年8月,甲公司技改項目完成并通過驗收。甲公司認為,政府補助的文件中并未明確該項補助是與收益相關還是與資產相關,因此作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全額計入20×6年度的營業(yè)外收入。

【案例分析】(2)不正確。一項政府補助是與收益相關還是與資產相關,需要運用會計職業(yè)判斷,不應該由于補助文件中未明確就作為與收益相關的補助。甲公司該節(jié)能技改項目主體為建設投資,應當將該補助判斷為與資產相關的補助。

要求3:(3)根據(jù)資料(3),甲公司將補償款計入遞延收益是否正確?

(3)為了實施城市規(guī)劃,進行舊城區(qū)改造,當?shù)毓I(yè)改造指揮部與甲公司簽訂了拆遷補償協(xié)議,約定,以第三方評估結果為基準,工業(yè)改造指揮部支付5億元補償款收回甲公司某地塊的廠區(qū)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和配套設施。甲公司原地塊上資產產權關系清晰,沒有權屬爭議。甲公司將5億元補償款劃分為與資產相關的補助,計入了遞延收益。

【案例分析】(3)不正確。甲公司的補償款的定價依據(jù)是第三方的評估值,對于款項的具體使用也沒有規(guī)定,本交易的實質是,甲公司將自己的廠房等資產賣給工業(yè)指揮部,是一項互惠的商業(yè)交易,所以,甲公司應當將5億元補償款確認為資產處置收益,而不是按照政府補助確認為遞延收益。

要求4:(4)根據(jù)資料(4),甲公司在20×6年年報中關于成品油補助的處理是否正確?

(4)甲公司具有農業(yè)部批準的成品油價格補助資格,根據(jù)用油量和固定補助價格可以申報補助資金。根據(jù)往年情況,甲公司每年都收到了該補助。甲公司20×6年年報中披露,由于未實際收到補助款項,出于謹慎性考慮,公司并未確認尚未實際收取的20×6年度補助,待實際收取時再予以確認并計入收到當期的其他收益。20×7年6月,甲公司收到了20×6年度的補助資金3600萬元。

【案例分析】(4)不正確。甲公司的成品油補助并非用于形成長期資產,因此屬于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甲公司具備補助企業(yè)的資格,說明符合了補助的條件,往年情況都收到了該補助,說明補助預計能收到,所以,甲公司應當在20×6年年報中確認20×6年的成品油補助并確認為當期其他收益。

【注】很多企業(yè)在政府補助的確認時點上,故意提前或推遲確認收入,從而操縱利潤。

要求5:(5)根據(jù)資料(5),甲公司將此項“政府補貼”計入當期利潤是否正確?

(5)B公司是甲公司的控股股東。B公司與甲公司及其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達成三方協(xié)議,由B公司先支付給縣政府3000萬元,再由縣政府以政府補助的形式支付給甲公司。甲公司收到了縣政府撥付的3000萬元后,作為政府補助計入當期利潤。

【案例分析】(5)不正確。甲公司獲得的3000萬元“政府補貼”最終由其控股股東B公司承擔,該經濟資源來源于控股股東,是基于B公司是甲公司控股股東的特殊身份才發(fā)生的交易,縣政府只是形式上履行了政府補貼程序,實質上并不是政府無償給予,不符合無償性的特征,不能夠作為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理。甲公司明顯的、單方面從中獲益,其經濟實質是控股股東的資本性投入,屬于權益性交易。因此,3000萬元應計入權益(資本公積),不應計入當期利潤。

【案例3】甲公司2016年1月2日與當?shù)卣炗喠艘豁椇贤贤s定:政府要求甲公司從2016年1月2日開始在當?shù)亟ㄔ煲蛔不A設施,總共投資2億元,計劃于2017年12月31日建成,建成后政府從財政撥款2億元給甲公司(甲公司建造過程中不產生毛利),同時約定,建成后該設施由甲公司負責運營,運營成本由甲公司承擔,甲公司可以向社會公眾收取一定的費用,但該基礎設施的所有權屬于政府,政府也不向甲公司收取任何后續(xù)的費用。

甲公司按照總額法核算該政府補助,會計處理如下:墊資建造基礎設施時,發(fā)生的支出計入了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10年,無殘值,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收到政府撥款時計入了遞延收益,2018年實現(xiàn)運營收入0.3億元。運營期間將遞延收益按照該資產計提折舊的相同期間,攤銷計入了損益,并將分攤的收入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繳納了企業(yè)所得稅。

借:固定資產  2億

       貸:銀行存款 2億

借:銀行存款 2億

       貸:遞延收益  2億

借:銀行存款 0.3億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0.3億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運營費用   0.1億

       貸:銀行存款  0.1億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0.2億

       貸:累計折舊 0.2億

借:遞延收益  0.2億

       貸:其他收益 0.2億

2019年1月2日,當?shù)囟悇站诌M行稅務檢查時,認為該政府撥款屬于財政性資金,而且該資金形成的資產歸企業(yè)運營使用,應當一次性征稅,因此認定該企業(yè)逃稅,要求該企業(yè)補交企業(yè)所得稅4500萬元(2億元×25%-0.2億元×25%),同時罰款4500萬元。

要求: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和稅務局的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案例分析】(1)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政府補助形成的資產的所有權應當屬于企業(yè),而不應該屬于政府。合同明確約定,該資產建成后所有權屬于政府,所以,甲公司不能確認固定資產,該業(yè)務的經濟實質不屬于政府補助,甲公司不應該按照政府補助的原則進行會計處理。甲公司屬于接受政府委托,為政府建造該基礎設施,應當按照往來核算,運營期間不應當計提折舊。

除確認其他業(yè)務收入和運營費用的分錄正確外,更正分錄:

借:其他應收款 2億

      貸:固定資產 2億

借:遞延收益  2億

       貸:其他應收款 2億

借:累計折舊 0.2億

       貸:遞延收益  0.2億

借:其他收益 0.2億

       貸:其他業(yè)務成本  0.2億

(2)稅務局的觀點不正確。因為這2億元不屬于應當征稅的財政性資金,因為財政性資金形成的收益或資產應當歸企業(yè)所有,這2億元財政撥款實質上是甲公司受政府委托,為政府建造該基礎設施,形成的資產所有權屬于政府而不是甲公司,企業(yè)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企業(yè)的所得,這2億元性質上不屬于甲公司的所得,所以不應當按照企業(yè)所得稅的規(guī)定進行征稅和處罰,企業(yè)已交的稅款應當退還。

【注】稅務機關應當依法征稅,不能根據(jù)個人對稅法的理解來執(zhí)法,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違法。學透稅法精神是關鍵。

更多推薦:

總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

上市公司企業(yè)合并需要關注這些實務知識點!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

學員討論(0

實務學習指南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关闭

Copyright © 2000 - 2025 jnjuyue.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